原标题:李秀成畅谈2700位王爷:除了2人,其余都做不了大事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囚禁在两江总督府。应曾国藩之请,李秀成写下数万言《自述书》,讲述自己参加革命之具体经过,谈论太平天国事业之成败得失,还对2700多位诸侯王进行点评,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珍贵资料。册封2700位王爷,且还是世袭罔替(铁帽子王),也不知道洪秀全是怎么想。要知道,常用汉字也就3000多,洪天王还能册封2700位王爷,也是醉了。然而,在李秀成看来,这2700位王爷只有2人是王佐之才,其余都不是做大事的料,包括天王洪秀全。一起来看看。
01.天王洪秀全——冥顽不灵,不思进取
作为一国之主,洪秀全在李秀成眼中就是一个冥顽不灵,不思进取,经常在关键时刻搞破坏的君主。例如,“天京事变”中,洪秀全不但没有及时发布诏书,承认事变合法性,还想让东殿、北殿、翼殿等实力派自相残杀,从而获得实权,最终导致灾难。为了制衡李秀成、陈玉成,洪秀全大量册封诸侯,导致军事指挥系统混乱,太平天国诸侯王形同军阀割据,最终被湘军各个击破。此外,洪秀全太迷信,一味靠天,不思进取,简直就是昏君。
02.东王杨秀清——军事奇才,嚣张跋扈,政治头脑简单
《自述书》谈到东王杨秀清时,李秀成起初评价很高:“天意化作此人,样样精通”,说东王就是军事奇才,太平天国能连续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就是东王谋划之结果。但是,东王杨秀清过于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包括洪秀全在内的各“王”,基本都被杖责或威胁杖责,在公开场合打屁股。李秀成言:“威风张扬,不知忌讳”,后被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联手干掉。
03.西王萧朝贵——作战勇猛无敌,谋略欠缺
《自述书》谈西王萧朝贵,笔墨不多,但可以看出李秀成之态度。西王打仗最厉害,“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天下第一”,是绝对的开路先锋。但是,萧朝贵在谋略上不行,独自率2000兵马奔袭长沙,还亲自到第一线指挥战斗,结果被小兵一炮打死了。此时,萧朝贵与杨秀清在争夺军事领导权,出发时还想让东王第一时间派出增援部队,但东王延迟发兵。萧朝贵阵亡后,杨秀清才从郴州出发,拖了差不多一个月。
04.北王韦昌辉——小聪明而已,不是大智慧
韦昌辉是金田起义的最大赞助商与合伙人,没有韦家雄厚的财力支持,金田起义也许要推迟几年,甚至根本就玩不起来。《自述书》中,李秀成对北王的评价就是:“有急变之才,见机灵便”,却不是大智慧。太平天国各王中,北王受杨秀清欺负最多,经常被打屁股。但是,北王能够隐忍,等待机会,然后联合天王洪秀全、翼王石达开,一起干掉东王。可惜,韦昌辉报仇心切,没料到洪秀全、石达开会充当“吃瓜群众”。韦昌辉只顾着杀死东王杨秀清(上帝代言人),而不考虑后果,将自己陷入被动,最终被天王大卸八块,充当牺牲品。
05.翼王石达开——表面文武双全,但是大格局不行
后人眼中的太平天国“战神”,翼王石达开在李秀成眼中就是:“表面上是文武双全,实则没大格局,目光太短浅。”《自述书》中,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是战略盟友,一起密谋诛杀杨秀清。“天京事变”爆发时,翼王石达开先是坐山观虎斗,后则公开偏袒东王余党,斥责北王滥杀无辜,想以此收买人心,结果韦昌辉非常恼火,杀了翼王一家。后来,石达开不顾天国安危,带走10万精兵,独自外出创业,结果连战连败,被凌迟处死。
06.燕王秦日纲——忠心耿耿,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追随燕王秦日纲东征,李秀成在军事上崭露头角,开始独当一面。对于这位老上司,李秀成评价很低:“忠勇信义,但并无才情”,说秦日纲忠心可嘉,作战也勇猛,但是头脑太简单,没有政治智慧。“天京事变”爆发时,韦昌辉让他杀东王余党,他直接充当操刀手;韦昌辉让他追杀石达开,立刻率兵追击;洪秀全让使者建议他暂缓追击,秦日纲则徘徊不前。领导让干啥就干啥,结果石达开回京辅政时,与洪秀全达成交易——诛杀秦日纲,否则拒绝回京。
07.英王陈玉成——年轻热情,但过于意气用事
《自述书》中,李秀成对自己这位藤县老乡的评价是,陈玉成年轻热情,是绝对的好朋友、好兄弟,但过于意气用事,结果中了叛徒奸计,被凌迟处死。1857年、1859年、1860年,手中兵力有限的忠王李秀成陷入三次危机,多次被清军围攻,处境很危险。此时,只要李秀成发出求援信,陈玉成则第一时间带兵前来帮忙,且充当主力,与对手猛烈厮杀,很够义气。但是,陈玉成太年轻,不知道保存实力之重要性,又太任性,结果被苗沛霖诱捕,受凌迟处死。
08.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草包中的草包
《自述书》中,李秀成对洪秀全的这两兄弟是一顿讽刺、痛骂,说他们是草包中的草包,是祸害太平天国的人渣,“既无才情,又无算计,还贪得无厌,搜刮民脂民膏。”军政能力不行就罢了,还不顾太平天国事业,在京城作威作福,任意霸占民田、民宅、民女,俨然如同强盗。天京被湘军围困时,城内缺乏粮食,洪仁发、洪仁达不但不想着如何购买粮食,还对购买粮食回来的商人征收重税,结果再也没人愿意运输粮食,城内粮荒更严重。天京即将陷落时,洪仁发、洪仁达则公开掠夺市民财产,也是醉了。
至于剩下的王爷,李秀成更是看不上眼,如章王林绍璋是草包,护王陈坤书是害群之马,匡王赖文鸿太残暴,等等。《自述书》中,忠王李秀成直言:“无能、无才、无功,乃至贿赂之辈,皆封王。”可知,这2700位王爷,还真不是做大事的料,没有王佐之才能。那么,谁才是王佐之才呢?李秀成认为,只有2位王爷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第一位,就是南王七千岁冯云山,李秀成言:“谋业立国者乃南王,前期做事皆南王”,说冯云山才是太平天国之真正缔造者。南王冯云山不但才华过人,还非常谦虚谨慎,为了大局可以自我牺牲,绝对是干大事的料。此外,冯云山是理性主义者,可以将拜上帝教转型,使之融入儒家,从而争取知识分子支持。事实上,冯云山也是这么做了,只是被洪秀全坏了好事。
南王冯云山是王佐之才,这无可争议。那么,还有一人是谁呢?就是忠王,也就是李秀成本人。《自述书》中,李秀成对自己评价很高,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还能坚持八年抗战,主要得益于李秀成之努力。可惜,忠王李秀成说自己运气不好,生不逢时,没能遇见贤明君主,否则定有大作为。
参考书目:《李秀成自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