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文明路上,你我携手同行

12月18日19时15分,在青年路日月星光花园路段,一辆出租车停在斑马线旁等待行人通行。(本报资料图片)

12月19日15时10分,在民主路,首府交通义务监督员陈万明向礼让行人的出租车驾驶员李长轮送上一枝康乃馨。(本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记者郭军鸽报道)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下简称创城),则是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全面“大考”。对于快速发展的乌鲁木齐而言,创城也被赋予了深刻内涵:不仅是向着建成全疆引领之地、首善之城而奋斗,更是着眼未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培植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满怀着让市民生活得更幸福,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的梦想,首府上下戮力同心,群策群力,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创建内涵,让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幸福地守望着一片片文明的风景。

细微之处见文明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优美的城市形象、良好的发展环境上,还体现在每一位市民的一举一动中。

12月24日的一场大雪也许拖慢了边城人的脚步,但并未打乱这座城市平稳运行的秩序。供水、供电、供暖、供气、交通、城管等及时到位,主干道交通基本畅通,水电气暖始终运行稳定,“菜篮子”供应波澜不惊。

除了各个部门的应时而动,社会各界也不令而行。有人为忙碌的清雪人和冒雪指挥的交警点赞,有人主动拿起铁锨帮忙清雪,有人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环卫工人手中,有人免费搭载路边素不相识的人,也有人在店门前挂起牌子欢迎行人来取暖……越来越多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文明的理念。

这些雪中的互助画面,展现的不仅是一个个鲜活可爱的面孔,也是城市文明的本色,更是一份文明包容的情怀。

一项项务实举措,保证了首府的正常有序;一组组清雪场面,让风雪为之却步;一个个互助的场景,让温暖倾注全城;一场大雪,让重情重义的乌鲁木齐人携手并肩。

若把降雪比作是对城市的一场考试,那么在一些初次来到这里的外地人眼中,乌鲁木齐对考卷的应答出人意料;在乌鲁木齐人眼里,首府作出这样的应答,全在意料之中。

24日凌晨1点,在雪中迷路的70岁老人玛利亚·妮沙汗睡了一觉后,才算缓过精神。

玛利亚·妮沙汗说,当天她坐公交车到赛马场,下车走着走着就找不到家了。多亏水上乐园社区康居苑一期的包户工作人员如苏力,四处帮忙寻找才让她平安回家。

正如雪后的太阳一样,乌鲁木齐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平凡普通的人,以不同方式,演绎着不平凡的“大爱之城”的新鲜内涵,温暖着这颗西部明珠。

文明之火,薪火相传;城市精神,一脉相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早已成为促使首府文明之火更盛、汇集精神之气更高的巨大引擎。

对于生活在此的人来说,创建文明城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目标,还是一种内在渴望和自觉践行。乌鲁木齐人,在一次次的考验来临时,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应对,也以实际行动为首府的文明本色添彩。

点滴之间添文明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可以观察到的,就像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可以触及和体现一样。

城市最美丽的风景不仅只是园林的秀丽、灿若星河的夜景,还有每个市民内心的温度。一个文明的城市,温度是它的文化肌体表露出来的吸引力和包容度,是文明和文化底蕴的凸显。

无论有没有信号灯指示,只要遇到斑马线,有着36年驾龄的309路公交车驾驶员李新民都会提前减速让行。特别是冬天,由于路面湿滑,他总会提前50米就把速度降至每小时10公里以下。

今年12月,乌鲁木齐城市客运行业启动了“仁行道――礼让斑马线”活动,并将这一行动纳入公交车、出租车的考核机制中,号召所有一线驾驶员文明行车,争当“礼让斑马线”的排头兵。

“也就是一脚刹车的事,耽误不了多少工夫。”驾驶出租车17个年头的二道桥车队的哥玉山·买买提说,公交车和出租车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让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作为带头人,能向更多人展示乌鲁木齐文明、和谐的精神风貌。

礼让斑马线体现的是驾驶者的基本素质,也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随着大街小巷的斑马线前,提前刹车缓慢通过、让行的车辆越来越多,不少行人在通过斑马线时,会向让行的驾驶员投以感谢的微笑。

文明,离不开善意的互动。创城,恰恰全力激发出了首府市民对城市由衷的一种热爱。这种从心底涌出的爱,表现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上,也深深地植进了每个人的骨子里。不论是驾驶员的停车礼让,还是行人的含笑致谢,这些微小但温暖的举动,既是乌鲁木齐人个人素养的体现,也是在创城的良好社会氛围下,整体文明程度的写照。

当《红绿灯》已经耳熟能详的时候,当我们不知不觉改变的时候,我们发现,优雅和文明,在我们的身边驻足。对于处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当下的乌鲁木齐来说,点滴的文明小事,汇聚起的是整个社会欣欣向荣的文明新风。

齐心参与促文明

从义务清理小广告的八旬老人,到用文明行动兑换积分的社区居民;从主动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餐的商家,到帮助走失老人找到家的好心人;从自治区召开支持乌鲁木齐创城动员大会,到兵团参与乌鲁木齐创城工作第三次联席会议……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各行各业的每个人,都在齐心参与到播撒文明种子的行动中来。

在民主西路社区,有支“绿手指”志愿队,成员是辖区内的楼栋长及热心退休职工,他们每天走街串巷“说文明”。

新华北路居民张丽丽说,刚开始看到他们“管闲事”,觉得唠叨。可时间久了,小区内的居民开始自觉分类垃圾,不少养宠物狗的居民也开始文明饲养,邻里比过去更和睦了。

一位著名作家说过,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种植幸福的结果。创城,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也是一座城市的进化之旅。乌鲁木齐人正把这种文明的实践,当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而这样的责任与担当,是城市主人翁意识的集体体现,更是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攀高的现实印证。

42岁的买买提·吐尔地原是新疆喀什巴楚县农民。2007年来到首府,在管委会和社区的帮助下,买买提·吐尔地和妻子、儿子都找到了工作,12岁的女儿也顺利入学。

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人很知足。生活稳定后的买买提·吐尔地和儿子,每月都出资帮助天山区社区家境贫困的老人,先后把多位老人当成亲人照顾。

“维吾尔族谚语说:给你敬奶茶的人,你要给他行礼。我们一家都得到过无私的帮助,如今有能力了,我们也想帮助有困难的人。”买买提·吐尔地说,他会带着孩子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

创城,在改变着城市面貌的同时,也提升着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文明素质。乌鲁木齐人就是在以自身行动推动和维护好的行为习惯,好的城市品相,好的文明素养。

如果你要问我乌鲁木齐最值得骄傲的风景是什么,那我会告诉你,是美丽的城市和文明的市民。

以文明凝聚人心,以创建聚合发展,乌鲁木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奏响了社会各界同心共进的恢弘交响。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6货源网 » 文明路上,你我携手同行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86货源网,快速找到合适货源市场与交流经验

86货源网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