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身高86厘米的女富豪_丈夫不辞而别,她坐轮椅谈生意,攒千万身家

在1987年,内蒙古的一间超市里,其中一个平平无奇的柜台后站着的女孩,却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女孩坐在一张特质的椅子上,虽然第一眼看过去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只要走近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女孩的个子竟然还够不上柜台。

旁边的眼光有探究、有轻视,但是女孩却泰然自若,口齿伶俐地向询问的客人介绍自己的产品。

这个女孩名叫朱晓红,此时已经17岁的她,身高却只有86厘米。

自强不息的残疾女孩

朱晓红是家中的长女,在1970年,她出生的那天本是全家人最高兴的日子。

但是这个女婴生下来却极其瘦弱,只有三斤不到。更令人惊讶的是,朱晓红的脸虽是正常的,但是手脚却小得不似普通的孩子。

抱着这个像小老鼠一样脆弱的婴儿,朱晓红的家人都有点忧心。

而医生还带来了一个更为令全家人心痛的消息——朱晓红患有先天性的软骨病,这辈子可能都没有自由行走的机会。

朱晓红的家庭比较贫困,养着一个残疾的孩子只会增加家里的负担,但是父母也舍不得把自己的亲生骨肉丢弃。

把这个小小的孩子带回家之后,果然如医生所预料的那样,朱晓红尽管一天天地长大,但是生长却极其缓慢,发育远迟钝于同龄人。

因为不正常的身体,朱晓红从小就不讨人喜欢,在同龄人都会被夸可爱的年纪,根本就没人多关注她一眼。

还好,朱晓红的父母和爷爷没有放弃她。相反在他们眼中,还觉得朱晓红长相挺好的,对她也算是爱护有加。

因为生病,朱晓红在十几岁就停止发育了,而她的身高也在生长到86厘米时戛然而止。

虽然在身体上,朱晓红是残缺的。但是,她却并没有放弃学习。

虽然由于无法自理,朱晓红被学校拦于门外。但是,她还有一个有耐心的爷爷。

爷爷平时在家里准备了许多书籍,并且一本本地教朱晓红认字,教导她一切正常孩子应该学习的知识。朱晓红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爷爷的指导之下学得很快。

尽管朱晓红已不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可是她扭曲的身体仍然让她只能依附于家人的荫蔽。

17岁那年,朱晓红自觉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她的身体看起来仍十分怪异,她有着跟正常女性差不多长的手,但是膝盖之后却是弯曲的。

由于无法行走,她到哪都要由人抱着。但是她仍想有一番自己的事业。

毕竟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弟弟也会成家立业,她迟早要学会为自己打算。于是,朱晓红决定自己创业。

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已经开始解放,街上赶时髦的妇女开始流行起化妆,而朱晓红也从其中嗅到了商机。

当她向家人提起自己想要卖化妆品时,一开始父母都有点犹豫,生怕她独自一人无法照顾自己,但是在朱晓红的多次恳求下,最终还是同意了。

父母帮朱晓红在超市租了两个柜台,用来做生意。销售位置有了,还差出售的商品。经过考量,朱晓红发现哈尔滨的货源种类更多,价格也更公道,于是她打算去哈尔滨进货。

内蒙古离哈尔滨毕竟山高水远,朱晓红无法独自出行,于是弟弟便承担起陪伴和照顾姐姐的责任。

拥挤的绿皮火车上,朱晓红姐弟需要在上面度过整整12个小时。没有地方休息,就站在座椅底下睡觉。

而每次在人流中,朱晓红都是由送站的家人托起,从别人的头顶运过去。为了节省时间,每一次的进货都很匆忙。

他们需要坐晚班车到哈尔滨,凌晨到达便赶往批发市场,疲惫的一天结束后,姐弟俩又搭乘归途的火车回到内蒙古。

每一次进货都极其辛苦,但是多亏了弟弟的帮助,朱晓红还是坚持了下来,她对此十分感恩。

化妆柜的生意刚开始并不算太好,坐在柜台后的朱晓红经常招来别人打量的目光,这让她有点难为情,也有点懊恼。

好像把自己的缺陷暴露在别人的眼中,跟个猴子似的让人围观,这大大打击到她的自尊心,也一度让她想要放弃。

还好有爷爷对她悉心地开导,告诉她:自己只有拥有自立的能力,手头上有钱,以后才会获得幸福的生活。

于是,她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靠自己的努力赚钱是一件光荣的事,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残缺而自卑。

后来在朱晓红的不懈努力下,她的生意渐渐走上了正轨。她对化妆品越来越熟悉,对顾客的心理也把握得越来越清楚。

经过柜台的人不仅仅是用好奇的眼光扫过,更多人过来询问化妆品,朱晓红都把她们发展成自己的顾客。朱晓红在这个小小的柜台,一坐就是6年,就这样赚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有苦有甜的婚姻生活

尝到甜头的朱晓红一直忙于打理自己的生意,虽然因工作结识了很多人,但是这么多年却一直孑然一身。

并不是她已经习惯孤独,而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打动她的心。

别看朱晓红是一个残疾人,就觉得她一定无暇顾及自己的外表。事实上,她也有一颗爱美的心。

因为做化妆品生意,朱晓红常常跟经销商打交道,一来二去,他们之间就熟络了起来。

看到朱晓红对化妆感兴趣,经销商就手把手地教她,还亲自为她化了一个妆。

看着镜子里大变样的自己,朱晓红也惊喜万分,一时之间不敢相信自己也能这样好看,甚至连脸都舍不得洗。从此,朱晓红就爱上了化妆。

平日里,她总是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赚到钱后,还常常为自己添置各种款式的衣服。

虽然自己不良于行,但是只要在别人面前露面,她总是展现出最好的面貌。

这样乐观、坚强、精致的朱晓红当然也值得别人的喜欢。在2001年,朱晓红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位来自山东的男人。

一开始,两人只是朋友相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男人便被这个充满人格魅力的女人吸引了,并且向朱晓红发起了热烈的追求。

面对这个高大、老实的汉子,朱晓红也很有好感,第一次经历爱情的她感到目眩神迷,由衷地沉浸在幸福之中。

但是两人的爱情一经披露后,却迎来了反对的声音。朱晓红的家人并不信任这个突然闯进他们生活的小伙子。

在关心朱晓红的家人看来,这个男人年纪轻轻,四肢健全,不愁没有好姻缘。

而自家女儿虽然能干,但毕竟是一个处处需要照顾的残疾人,说不准还会连累别人的生活。

照此看来,这段不对等的恋情被质疑好像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男方家人对此就更是难以接受,他们万想不到自己好端端的儿子居然这么没眼光,挑个甚至可能不能给自家传宗接代的女人。

但是两家的反对并没有劝退这对感情正酣的恋人。越是长时间的相处,他们越发清楚对方的闪光点,这些是超越世俗所定义的健全的。

最后,拗不过儿子的坚持,男人的父母勉强同意了这桩婚事。而心诚则灵,朱晓红的家人们也看出了小伙子的真诚,纷纷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朱晓红与丈夫在2005年走入婚姻的殿堂。多少年来,她都梦想着有一个人能够走入她的心扉,陪伴她度过之后的岁月,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婚后,他们夫唱妇随,日子过得十分美满。丈夫也与朱晓红的家人关系处得非常和谐,一家人越发相信他们的婚姻是天作之合。

尽管早就对拥有自己的孩子不抱希望,但是当怀孕的喜讯袭来时,朱晓红还是惊喜万分。

她不敢想自己竟然一下子得到了这么多的幸福,不仅爱人在侧,10个月后还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生命来到身边。

尽管身体虚弱的她不太适宜怀孕,但是对孩子的渴望和爱,还是让朱晓红忍受着痛苦来孕育这个来之不易的生命。

由于朱晓红的身体太小了,随着孕期而变大的肚子,渐渐使她的身体难以承受。她的颈椎被压弯,不管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十分不适。

到了八个半月的时候,朱晓红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胎儿的发育。当她由于突然的疼痛被送往医院的时候,医生神情凝重地告诉陪伴而来的家人必须要进行剖腹产。

产房外,朱晓红的家人在焦急地踱步,而产房中的朱晓红也在忍受着被开膛破腹的痛苦。

由于她的脊椎已经变形,此时根本无法给朱晓红注射麻醉药。否则,有可能会造成朱晓红后半生的瘫痪。

清醒着的朱晓红躺在手术床上,她感觉到自己的肚皮好像被割开,肚子因为淤血而整个变成紫色,尽管知觉已经痛得麻木了,但是缝针时还是让她感到钻心般的痛。

从手术室被推出来后,朱晓红的身体已经承受不住因为无法承受而晕倒,于是医生又对她进行了紧急的抢救。

等到她终于清醒过来,想看看自己舍下性命生下的孩子时,家人却怎样也不肯抱过来,只推说孩子还在保温箱里。

虽然心中担忧,但是极度虚弱的她还是相信了。之后的几天里,想念孩子的朱晓红一次次地恳求母亲让自己看一眼孩子,但是他们只让她不要担心,孩子的一切都好。

怀揣着对女儿美好的想象,朱晓红积极地治疗,身体终于康复了。在丈夫真诚的抚慰下,她也渐渐相信孩子很快就可以出院同自己见面。

可是在她殷切的盼望中,一次无意地说漏嘴彻底把她的心情打下低谷。原来她的孩子早已不在人世,她心心念念的女儿仅仅存活了9天。

一时间,悲伤、心疼、难以置信,种种复杂的情绪朝朱晓红袭来。陷进消极情绪的朱晓红不愿说话,也不再展露笑容,只有时间和丈夫的爱带她走过这段难言的悲痛。

女儿的夭折和婚后的种种悲伤也在消耗打击着这个肩膀宽厚的男人,他对朱晓红的爱毋庸置疑,但是也总有难以承受的一天。

婚后的第四年,丈夫在某一天悄悄地离开了家,没有任何预兆,也没有留下任何音信。一开始,朱晓红还以为丈夫只是心中烦恼,出去散散心,很快就会回来。

但是,一天天过去,朱晓红的等待始终没有结果。她是多盼望自己第二天一醒来,就能看到丈夫坐在房间,对她温柔地说“我回来了”。但是这好像永远都不会发生了。

这一等就是六年,朱晓红一直在好好地生活、做生意、学习,只是身边不再跟着那个高大的身影。

越挫越勇的经商生涯

从情伤中走出来的朱晓红远走他乡,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意她的创业中去,哪怕只有一个人她也要活出精彩。

朱晓红这些年尝试过很多不同的生意,在卖化妆品有所营利后她又扩大了自己的销售,到不同的地方进一些鞋子和衣帽,灵活的经商头脑让她在90年代便用六年攒了80余万。

不仅如此,在发现家乡的大豆资源丰富后,她脑子一转,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遇,于是辞掉了如火如荼的化妆品生意,投入到了倒卖大豆的行业中。

可是,朱晓红没有想到的是,这条路比她想象的难走十倍。

种豆大户常常住在村落中,如果要去收豆子的话,需要长途跋涉。而乡下的路坑坑洼洼,九曲回环。再加之当时交通落后,不像现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出行工具。

这一切都使朱晓红新的创业之路艰难满满。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朱晓红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

每次外出,就如同弟弟每次抱着她去进货一样,姐弟两相互配合,把一条条崎岖不平的乡间小道走成自己的财富之路。

朱晓红对于豆农的态度很好,坐在轮椅上谈生意的她,出手也很大方,从来不会恶意压价,也不斤斤计较。所以豆农都记住了这个残疾但友善的女人。

每次在朱晓红来收豆之前,豆农们总是会把豆子提前储藏好,他们都乐意同朱晓红做生意。

勤劳、能吃苦的特质很快使朱晓红的生意再次蒸蒸日上,后来,她也不怎么用上门了。豆农们会直接就把豆子送上门,她只要负责验收、中转和发货就行了。

这大大节省了她的时间,也把她的生意扩大化。有一段时间,朱晓红可以说点钱点到手软。

和弟弟离开家乡后,他们途径漠河县的时候,朱晓红被那大片大片的蓝莓田吸引了视线。一颗颗蓝莓长势喜人,每颗有葡萄大。

这也一时启发了富有经商头脑的朱晓红——何不做蓝莓生意呢。

而经过考证,朱晓红得知蓝莓中富含一种对美容极好的成分——花青素,这个发现令她兴奋不已。朱晓红当即决定要在这个当时还没流行的概念上做文章。

她投入了一百多万,用两年的时间终于研发出提取花青素的技术。这令她兴奋不已,当即把建造花青素工厂的计划提上日程。

转眼间,一座占地三万平方米,投资一千多万的厂房拔地而起。

但是,前期的回报却不如朱晓红想象中亮眼,甚至还给了她迎头一棒。由于计算上的错误,厂子无法正常运作,被迫停工。

而此时,手上的钱已所剩无几。正当她绞尽脑汁,一个来自黑龙江的电话使她振作起来。一位老板在得知朱晓红一路的创业史后,邀请她一同经营玫瑰园生意。

朱晓红在经过考察后,认为种植玫瑰十分有前景,加之她打算一边赚钱,一边支持自己的蓝莓创业梦。于是就欣然加入了。

朱晓红两头跑,她不怕辛苦,只怕失败。终于,在不懈的努力下,工厂进入了正常的运转,朱晓红投资的钱也一点点赚回来了。

如今,身为大老板的朱晓红身价早已过千万,而她的工厂更是产值过亿。

人人都羡慕朱晓红的身家,但是她的身上蕴藏着的不仅是一个财富神话,人们好像遗忘了她也曾是一个不被上天厚爱的孩子,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智慧才令她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资料

[1]《哈尔滨日报》,2002年10月24日,《拥资百万 哈尔滨一袖珍女躺在别人怀里闯天涯》

[2]《党的生活》,2015年1月5日,《一个“袖珍女”的非凡人生》

[3]《现代营销》,2017年9月1日,《总是做“第一” 她的玫瑰和蓝莓销全国》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86货源网 » 身高86厘米的女富豪_丈夫不辞而别,她坐轮椅谈生意,攒千万身家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

86货源网,快速找到合适货源市场与交流经验

86货源网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